7月12日,法學院實踐教學周“芳華之旅”研學項目在華東師范大學普陀校區(qū)舉行。法學院院長王思杰、教師方芳帶領40名法學專業(yè)學子開展研學活動。
“芳華之旅”研學項目之華東師范大學研學活動開幕式在辦公樓小禮堂舉行,由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任海濤教授主持。
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林彥在致辭中,介紹了該學院的發(fā)展脈絡及教育法學、立法學等特色專業(yè)的辦學情況。他表示,希望借此機會進一步加強兩校法學院的交流與合作。
王思杰介紹了我校法學院的基本情況,對華東師范大學對本次研學活動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謝,并勉勵同學們珍惜此次寶貴的學習機會。
本次研學活動的學術講座與學術沙龍由方芳主持。
任海濤教授帶來了主題為“交叉學科研究新視野——以教育法為例”的學術講座。他以自身探索教育法學的契機為切入點,從中國教育法學的歷史圖景、性質、學科體系、與其他部門法的互動、中國教育法學研究的兩大基石和心得體會六個方面,結合典型案例,系統(tǒng)地講解了中國教育法學實踐性、本土性和領域性的特點。他強調“教育法”的研究是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(fā)展。
在學術沙龍環(huán)節(jié),針對“即將接觸教育法學的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掌握教育法學”的問題,任海濤教授建議,做好課前預習,才能夠更好地吸收理解知識。參與沙龍的華東師范大學學子們分享了考研和考公的相關經驗,并歡迎同學們報考華東師范大學。
活動的最后,王思杰對任海濤教授的精彩講座及華東師范大學優(yōu)秀學子在學術沙龍中的分享致以誠摯謝意。
此外,法學院師生團隊還參觀了位于校內的大夏大學舊址群賢堂、校史館等場所,系統(tǒng)地了解了該校校史沿革與發(fā)展歷程,深刻感受其在教育革新與學科建設中鑄就的豐碑。
這樣的研學活動讓法學院學子們受益良多。2023級法學專業(yè)學子王煜坤表示,本次活動為教育法學的學習提供了清晰路徑,未來,他將積極踐行所學方法,提升專業(yè)素養(yǎng)與實踐能力。
[編輯:甘麗紅]
[校對:王小磊 陳巧恩 樊雨昕]
[審核:彭歡]